“不要留骨灰,讓它隨著煙霧空氣飛向祖國空中,再落入祖國大地,為發展農業再盡微薄能量?!边@是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、北京衛戍區某干休所離休干部周智夫的遺言。
19歲入黨、20歲入伍,周智夫經歷了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,先后參加江蘇睢寧縣高作鎮、安徽靈璧縣后馬家等10余次戰斗,因戰負傷被評定為三等甲級傷殘軍人。1955年,周智夫被授予解放獎章、獨立自由獎章,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,2015年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。
2018年3月28日,周智夫逝世,享年94歲。入黨75年的他,用一生講述著自己對黨和國家的忠誠與熱愛。
“八路軍這個隊伍真好”
1943年9月入黨,1944年9月入伍——入黨比入伍早,這是周智夫革命人生的一大特點。
新中國成立后,周智夫在《歷史思想自傳》中透露了當時的入黨動機:“感到很神秘,將來一定能吃得開?!?/p>
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,是什么讓年僅19歲的周智夫如此相信,一個“暴露身份就會被殺頭”的組織將來可以“吃得開”?
這是信仰的力量。當年,年僅10歲的周智夫就聽鄰居趙存喜說起八路軍的地下秘密組織——青年抗敵救國團,“八路軍專門抗日,讓老百姓不受人壓迫”。趙存喜帶周智夫去參加了幾次青救團的秘密會議。會上,八路軍打鬼子的故事對年幼的周智夫觸動頗深,在他的心里悄然埋下了向黨靠攏的種子。
1939年,村子里第一次住進了八路軍。他們不僅對老百姓很和氣,還持續和日本鬼子打仗。周智夫心想:“八路軍這個隊伍真好?!?/p>
目睹農民在黨的領導下奮起抵抗,進行減租減息斗爭,周智夫切身感受到共產黨就是來解救受苦受難的老百姓的,他也很想加入這個隊伍,讓更多老百姓過上好日子。1943年9月,經村主任周道粉介紹,周智夫光榮入黨。
入黨,是周智夫人生最重要的一次選擇,標志著他的思想日趨成熟,覺悟不斷提高。1944年9月,淮北分區地委來命令調一名區委會干部去分區政訓班學習,這意味著要從地方轉入部隊工作,要上前線打仗?!拔kU我不怕,我去!”從此,周智夫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。
“黨指到哪就打到哪”
“我參加革命后,確定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到底的革命人生觀,愿在需要時,以個人生命貢獻給黨的事業?!?/p>
這是周智夫老人在《歷史思想自傳》中的文字,一輩子做黨的人,是他發自肺腑的莊嚴承諾。
干了一輩子革命工作的周智夫經歷10多次部隊整編、4次跨省搬家、20多次變換崗位,不論怎樣變化,他只堅定一個念頭:黨指到哪就打到哪。
1945年,時任五連指導員的周智夫隨部隊攻打高作鎮,戰斗結束后,上級將五連合編到六連,由正職調整為副職,周智夫沒有半點怨言;打下皂河鎮后,為了擴大主力,上級調他到地方區隊做發展隊伍工作,他愉快地服從命令。
1957年年初,一紙命令,周智夫調往新組建的重慶炮校工作。他第二天帶著妻兒、拎著兩個竹編箱就出發?!斑^來就是干事的!”重慶炮校工作期間,周智夫先后擔任助理員、干部科副科長、科長等職務,每個崗位都干得非常出色。
原以為可以在重慶安家落戶,1968年夏,一紙調令又將周智夫從重慶調到云南,到新組建的某基地醫院任副政治委員。周智夫二話沒說,再次打起背包,帶上妻兒,到新單位報到。由于政委不在位,周智夫以第一副政委身份代理政委工作。妻子婁淑珍說:“老周是組織的人,整天忙得不得了!”
周智夫先后在南京、重慶、云南、北京等地工作過,所到的大多是新組建單位,面對工作任務重、矛盾問題多、時間要求緊,他沒有打“退堂鼓”,經常激勵自己:“黨員干部就是帶頭吃苦奉獻的,沒有困難叫我們來干什么?!?/p>
“我要報黨恩,永遠跟黨走”
在周智夫的家里,20世紀60年代的立柜、70年代的木床、80年代的折疊飯桌等,都在默默講述著主人的一生勤儉。翻看他的記賬本《生活備忘錄》,平均每月開支僅幾百元。他常說:“勤儉節約是傳家寶,我們要為年輕人帶好頭?!?/p>
就是這樣一位樸素的老人,在病重之時做出了一個決定,一次性繳納大額黨費12萬元。
“我要報黨恩,永遠跟黨走?!?018年1月20日,在病榻之上的周智夫戴著氧氣面罩、顫抖著雙手接過黨費交納收據,熱淚盈眶。
時間回溯到1946年4月,周智夫任新四軍淮北七分區獨立四團二營四連支部書記,在安徽豪城外的戰斗中,一顆子彈打中他的左肩窩,貫通右肺,又打進另一位戰友的小腿。戰友們一邊與敵人殊死戰斗,一邊用擔架抬著他轉移,冒著槍林彈雨突破道道封鎖線,先后7次輾轉治療,終于將他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?!拔一钕聛砹?,可那個戰友卻因為截肢傷口感染,死了。很多戰友也在戰斗中犧牲了?!睉鹩训臓奚鼛Ыo了周智夫一生的思念。
這次戰傷,周智夫右肺切除近三分之二,右側第六根肋骨被摘除。每每想起那些犧牲的戰友,感念黨和軍隊的恩情,周智夫的眼里總是老淚縱橫:“當年戰爭環境那么惡劣,黨始終沒有丟下我。是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,沒有黨就沒有我的今天?!?/p>
就這樣,一個全家人都支持的決定,寫進了周智夫的補充遺囑:“悼念當年在戰斗中和我一起負傷和光榮犧牲的戰友”“對黨知恩報恩,就涌泉相報”“向黨交黨費拾貳萬元人民幣,這個錢由健在的老伴負責支付”。
2018年1月18日,兩個女兒代表父親,跟部隊領導一起把12萬元黨費鄭重交到中共中央組織部。
“只要革命需要,我愿意把生命獻給黨的事業?!崩斡浉锩难院忘h的恩情,周智夫一輩子堅守信仰,立德立言,用行動為自己75年的黨齡、94歲的生命書寫了高尚的華章。
2018年3月28日,周智夫溘然長逝,老人用一生堅守的精神信仰,如春風化雨滿人間。(光明日報記者 章文)